微信

公众号

微博

微博

今日头条

头条号

中医“搬”上墙 夜市“飘”药香 让中医药文化入耳入心

时间:2025-05-22    来源:河南中医药管理局    浏览:0    编辑:上官桓

中医药文化墙遍布乡村、中医市集游人如织、青年夜校中医讲堂座无虚席……近年来,周口市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以文化“春风”吹起满城药香,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厚植土壤。


县乡村“墙墙联合”,构筑文化传播新阵地


近日,在项城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墙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该院充分利用空间载体,将传统医学智慧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视觉符号,在院内各个角落展示琳琅满目的中药材标本和炮制器具,从中药介绍到疗法解析,再到养生知识普及,形成了“墙上讲中药,拐角贴疗法,回廊话养生”的浓厚氛围,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市民李女士便是被这生动的中医药文化墙吸引而来。她因脾胃不适来到医院三楼体验耳穴按摩,症状得到缓解后,她高兴地说:“这些生动的图片让复杂的中医理论变得一目了然,让我对中医的信任度大大提升。”


无独有偶,项城市卫校中西医结合医院也通过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医院每个科室都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中医特色项目,涵盖中医诊疗、保健按摩等多个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中医项目住院收入占全院收入的43.5%,这一数据位居全省第三,充分彰显了中医药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项城市永丰镇卫生院,同样处处可见中医药文化墙。村民郭某因脑梗导致行走不便,在这里接受中医康复治疗。经过7天的住院治疗,他不仅能够下地走路,而且报销后仅花费了几十元。他感慨地说:“中医真是个宝!”

据该镇卫生院副院长田野介绍,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医治疗在慢性病、急性病后遗症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他们不仅建设了中医药文化墙,还通过微信群聊、义诊、巡诊及体检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目前,该卫生院年诊疗量达到12万人次,其中近一半采用中医药治疗,中医药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永丰镇下辖的闫庄行政村,“家门口”的村卫生室也很有“料”——中医诊室、中医理疗室可为村民提供针灸、艾灸、推拿等服务,中医药文化墙更是“必不可少”。目前,项城市413个行政村实现文化墙全覆盖,依托“墙墙联合”构筑起文化传播阵地,加之利用微信公众号、健康365栏目普及中医药保健知识,2024年居民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率达到80%以上。


中医市集接地气,激活文化传播新生态


近日,周口市人民公园门口热闹非凡,周口市中医院中医夜市正式“开张”。问诊、开方、针灸、推拿、养生、保健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排队“打卡”。如今,在中医夜市上把脉、扎针,购买香囊、品尝茶饮,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夜生活的新选择。


集市上,治疗师为市民林女士按摩缓解肩膀疼痛,显著的疗效让她赞不绝口:“口说无凭,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周口市中医院之前,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项城市中医院等医疗机构也在多地举办健康夜市,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4月29日开幕的项城市中医夜市上,6000余名群众亲身体验中医诊疗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在民间蓬勃兴起。


中医药文化丰富了广大群众的夜生活,也为假日出游增添了独特的乐趣。今年“三川十馆・春会”期间,周口市中医市集开展得如火如荼,让过往游客在新春佳节之际,亲身体验传统中医药的“良方妙技”。


周口市川汇区中医院医生李峰说:“中医市集不仅成了市民热聊的话题,还成为了中医药文化传播新业态。在春节期间宣讲中医药知识,能够增强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力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目前,周口市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将中医市集作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健康知识的重要平台。公众主动通过社区讲座、科普活动等渠道学习四季养生、食疗药膳等知识,掌握艾灸、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践行传统健康生活方式,坚持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项目,养成“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的习惯;积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体验针灸、拔罐等中医药服务,利用好智慧药房等“互联网﹢中医药”资源。


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期待进程中,在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中,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勾勒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迸发出澎湃的发展活力。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胡国胜说,从生活养生到疾病防治,将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入百姓生活,推动营造“信中医、用中医”的家庭氛围,为美好生活筑牢健康根基,是中医药健康促进成效普惠于民的应有之义。


图片


中医药“六进”暖人心,筑牢全民健康防护网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儿子容易着凉腹泻,有没有办法改善?”4月23日,2025年周口市青年夜校儿童中医保健班开课,家长们积极与专家互动,现场氛围热烈。


2024年,我市青年夜校举办了4期20节中医养生班。每堂课都座无虚席,听课学员场场“爆满”。周口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周卫东说:“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我们常常需要提前30分钟到校,而且课程结束后还得加讲1小时才能下课。2025年,我们结合季节特点和人群需求,推出了更多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024年10月22日,郸城县中医院走进才源求真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活动。学生们学打八段锦、识别中药材、品尝中药饮品、聆听中医故事。学生小王拿着护士给的香囊,兴奋地说:“以前只知道香囊能驱虫,现在才知道里面的中药材还有这么多的药用价值,我以后也要学习中医。”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接触,中医药文化逐步渗透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在他们的心底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


图片


中医专家进校园,是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周口市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进家庭、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活动”,在各地设置义诊咨询台,提供中医诊疗、慢性病调理建议,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体验活动和科普讲座。2024年以来,周口市共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151场,服务群众65467人次,发放宣传册54576份,构筑起了坚实的全民健康“防护网”。


据周口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发展科科长李丹介绍,2024年底,周口市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广泛宣传推广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文化传播能力。周口市将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服务月、中医市集、“千名医师讲中医”、中医药科普巡讲等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深入乡村、社区、机关、学校等开展科普宣讲,让中医药健康文化惠及更多群众,为中医药强省建设贡献周口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由河南中医药管理局提供,网址:https://www.kebaonews.com/jk/119.html.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1. 本网注明来源为科报新闻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科报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科报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kjb110@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