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公众号

微博

微博

今日头条

头条号

高温来袭,专家支招筑牢健康防线

时间:2025-05-20    来源:开封政府网    浏览:0    编辑:大志

入夏以来,我市气温逐渐升高。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夏季的到来,各种疾病也进入高发期,中暑病例开始零星出现。对此,我市急救专家支招,高温来袭,要筑牢以下几道健康防线。

筑牢皮肤病防线。夏季气温高且湿度大,是各种蚊虫滋生的季节。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护屏障,在夏季高温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皮肤病。最常见的有汗液障碍类皮肤病,如痱子等;光感类皮肤病,如日光性皮炎和蔬菜日光皮炎等;微生物感染类皮肤病,如汗斑、体癣等以及各种虫咬类皮肤病。 

专家提醒,在夏季,如果要外出,一定要注意防晒,出汗后及时用毛巾或手帕擦汗,衣着宜通风透气并吸湿,勤洗浴,勤换衣,同时还要防止各种蚊虫叮咬。皮肤损伤后,切勿搔抓,以免继发感染,使病情加重。 

筑牢中暑防线。专家表示,这个时节中暑的患者还比较少,但也不可掉以轻心。专家表示,人体在温度猛然升高时会自动作出适应性反应,当气温高于30℃时,这种反应加强,而气温超过37℃,超出人体体温调节能力,平衡失调,即会发生中暑。 

专家提醒,夏天日长夜短,加之气温高、人体代谢较快,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从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诱发中暑,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不要熬夜,最好在22时前睡觉,第二天6时起床,睡眠时不要对着风扇或空调直吹。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暴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保持室内通风。一旦中暑,须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淡盐水、绿茶、绿豆汤以及各种清凉饮料。 

筑牢肠胃炎防线。夏季高温加速食物腐败,夜市摊点冰啤酒配烤串的经典组合背后,藏着急性肠胃炎的风险。我市一家医院的消化内科接诊记录显示,入夏以来,因食用隔夜西瓜、凉拌菜引发腹泻的患者逐渐增多,有位患者将切开3天的蜜瓜放进冰箱,食用后引发感染性腹泻。 

专家提醒,食物在室温下存放超过2小时即需警惕,海鲜类勿隔夜食用,冰镇西瓜建议12小时内吃完且切除表面2厘米果肉。外出就餐时,慎选凉菜、卤味等易滋生沙门氏菌的食品,随身携带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 

筑牢红眼病防线。游泳馆成为暑期红眼病传播温床。6岁男孩乐乐在泳池游玩后,次日出现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症状,确诊为急性结膜炎。 

专家提醒,游泳应选择正规消毒场所,佩戴密封性泳镜,避免用手揉眼。家庭成员毛巾需专人专用,患病期间暂停使用隐形眼镜。若出现畏光、流泪症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并及时就医。 

筑牢空调病防线。市民张女士已连续一周出现鼻塞、关节痛症状,“罪魁祸首”就是她喜欢将空调制冷调到20℃的低温。我市中医科专家解释,低温环境使毛孔闭合,体内汗液毒素无法排出,形成“寒包火”体质。 

专家建议,空调温度应保持在26℃~28℃,每运行2小时开窗通风15分钟。长期待在空调房的,可饮用生姜红枣茶驱寒,午休时用披肩护住大椎穴。在商场、地铁等公共场所,建议携带薄外套,避免冷热交替过激。(记者 侯利平 实习生 徐瑞泽)

免责声明:本文由开封政府网提供,网址:https://www.kebaonews.com/kf/92.html.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1. 本网注明来源为科报新闻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科报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科报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kjb110@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