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突围 焕新“汴”生机
核心提示
在开封这座千年古城的街巷间,老字号店铺的招牌历经风雨却愈发鲜亮。当“守旧”与“创新”的博弈成为时代命题,百年白记、兴盛德、王大昌、张记麻花等老字号以破局者的姿态,撕下“陈旧”标签,借力电商、国潮、新式产品与沉浸式文化体验,上演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它们的故事,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存续,更映射出中国老字号群体在新时代的转型密码。
产品焕新:传统味道的“七十二变”
“你吃过薄如蝉翼、一碰就碎的花生糕吗?”5月17日晚,在书店街上的百年白记体验店里,两位“00后”女孩举着手机拍摄短视频,镜头前,老师傅正用木槌将花生碎与麦芽糖反复捶打,薄脆的花生糕片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这种传承百年的非遗技艺,如今被赋予新内涵——半糖配方、山楂夹心、包公脸谱造型礼盒,传统糕点摇身一变成了年轻人追捧的“国潮零食”。
产品创新是老字号焕活的第一把钥匙。王大昌茶庄是我市乃至省内最负盛名的百年茶庄之一,也是开封茶文化的一张活名片。从1913年创立至今,王大昌历经战火、改制与市场沉浮,却在坚守茉莉花茶传统的同时,以创新之姿叩开了年轻一代的心门。如今,王大昌茶庄在保留九道窨制古法的同时,推出冷泡茶、茉莉红茶“梅香雪”、菊花绿茶“菊香雪”等新品。此外,在我市北书店街,今年新开业的王大昌茶坊更以茉莉花茶为茶底,分别融合水果、鲜奶、冷萃茶等元素,研发了新式茶饮以及茉莉花茶冰淇淋深受消费者青睐。
同样打破味觉边界的还有兴盛德。其麻辣花生年销近6000万元,却不止步于“老网红”。店内,清爽的草本茶饮、香浓醇厚的花生露、花生冰淇淋以及现场制作的传统糕点无不吸引年轻人驻足。
此外,老字号张记麻花近年来也在原有甜味、五香味的基础上,新增了番茄、烧烤、牛肉、蟹黄、蒜香等10种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口味。书店街张记麻花门店前每日排起的长队,便是对其口味创新的最佳证明。
口味革新的背后,是科技与标准的支撑。白记花生糕投资2000万元建设10万级洁净车间,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大大提升了产能和产品质量;其参与制定的河南省花生糕地方标准,更让传统工艺有了现代化标尺。而在健康消费趋势下,老字号纷纷推出减糖、低脂产品,百年白记的“半糖系列”上线即售罄,印证了市场对“老味道新配方”的认可。
服务升级:从柜台交易到沉浸式体验
如今在开封,老字号的服务不再局限于柜台上的交易,而是通过沉浸式体验、数字化互动,将消费转化为文化参与,让顾客“走进故事里”。
“这不是商店,是穿越回宋朝的驿站!”在位于建业半亩园、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兴盛德驿站店,雕梁画栋的宋式建筑下,游客可免费歇脚品茶,顺道把麻辣花生、红皮鸭、各种糕点塞满行囊。二楼餐饮区,鲤鱼焙面、杏仁茶等豫菜香气四溢,价格亲民如街边小馆。“我们要做游客的‘味觉港湾’。”开封市兴盛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广琦说。
百年白记则把门店变成“非遗剧场”:白天,师傅在透明操作间现做花生糕,糖粉飞扬如雪;夜晚,专业舞者身着宋服翩然起舞,未来还将增设宋代点茶体验区。百年白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白金苹坦言:“好看、好玩、好吃,缺一不可。”这种“沉浸式带货”效果显著——去年4月底,该公司与“与辉同行”合作,直播间10分钟狂销5万单。
王大昌的“双线叙事”更具代表性:鼓楼街王大昌茶庄坚守传统茶柜,书店街的王大昌茶坊则化身国风茶饮实验室。茶艺师将茉莉花茶与鲜奶、草莓调制混搭,二楼体验区里,年轻人有的一边啜饮冷泡茶,一边用手机扫码观看非遗制作视频,还有的正聚在一起玩宋词接龙游戏(对出宋词可以免单),而这里每月举办的“宋代茶事”体验课更是场场爆满。“老字号不能只活在回忆里!”王大昌茶坊负责人陈恩光坚定地说,“我们要让传统长出新的枝叶。”
市场突围:从“进京赶考”到“全国开花”
近年来,开封老字号的市场版图不再局限于本地。它们以文化为纽带,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实现从区域品牌到全国IP的跨越。
我市立足老字号资源禀赋优势,深入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通过构建“传承保护+创新推广”发展体系,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基于老字号企业集群化发展需求,我市系统开展老字号认定工作,完善梯队培育机制,同步推进老字号美食进北京、进城铁等活动,以政企联动新模式开辟传统美食产业发展新路径。
在深化京豫协作方面,2024年,我市开展了“老家河南 豫菜开封”汴地美食走进新华社、国防大学等北京系列活动,通过“政府牵线搭台、企业产品登台唱戏”,张记麻花、瓜面馒头、兴盛德花生等开封老字号以“源头直供”的形式进驻北京机关单位、商超市场,实现了开封美食从“进京赶考”到“落地生根”。
在区域协同发展领域,我市紧抓郑开同城化战略机遇,组织王大昌、百年白记、兴盛德等知名品牌参与郑开城际铁路全线贯通运营仪式,以“流动的城际文化走廊”为载体,通过场景化展陈、沉浸式体验,立体展现老字号技艺传承与轨道交通的创意融合。
此外,我市一些老字号也充分发挥开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创新打造“非遗+农商旅”模式,在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布局特色体验店。如百年白记目前已在全国各地的著名景区开设主题鲜明的糕点体验店20余家,覆盖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山东、苏州、北京等省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积极培养传承人,扎实做好系统化保护、数字化转型、时尚化表达,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今年5月3日,省长王凯调研开封时的重要指示,为老字号转型发展锚定了方向——唯有坚守传统技艺的文化根脉,以创新驱动拥抱时代变革,方能让老字号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在开封,这场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故事仍在续写。当茉莉花茶的清香飘入新式茶饮,当花生糕的酥脆声在直播间响起,这些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品牌正以昂首之姿,在新时代的答卷上写下自己的答案。(记者 李晨翀)
1. 本网注明来源为科报新闻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科报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科报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kjb110@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