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公众号

微博

微博

今日头条

头条号

声音点亮课堂 语言助力振兴 ——记武昌理工学院在信阳金刚台乡主讲普通话推广课

时间:2025-07-21    来源:    浏览:0    编辑: 师志强

7月17日消息(通讯员 郭宸溪)“大家跟着我,吸气,像闻花香一样;呼气,像小狗喘气一样……”盛夏七月,大别山革命老区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金刚台镇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表达课正在热烈开展。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田野新青年之相豫信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围绕“镜头里的乡村课堂,声音中的振兴力量”主题,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而富有专业性的普通话推广课程。

本次课程由团队成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张新竹主讲。她将专业播音知识巧妙转化为一系列趣味十足的语言训练活动,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课程伊始,张新竹带领孩子们进行“口部操”热身,帮助他们放松口腔肌肉,打好语言表达基础。随后,通过“闻花香”“小狗喘气”等形象化气息训练,引导孩子们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针对当地儿童在普通话学习中常见的平翘舌音混淆问题,张新竹特别设计了“绕口令大比拼”环节。孩子们踊跃参与,你追我赶,教室里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与笑声。课程的高潮环节,是一场“我是家乡小导游”的情景演练。张新竹架起摄像机,鼓励孩子们自信走上讲台,用标准普通话讲述金刚台的红色历史与茶山美景。镜头记录下孩子们从最初的紧张羞涩,到逐渐放松、自信表达的过程,声音愈发清晰洪亮,眼神中闪烁着光芒。

“用标准的语言,讲好家乡的故事”,是本次活动最朴素却最深刻的初心。一方面,这堂课程有效提升了乡村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在寓教于乐中激发了他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交流乃至人生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语言之窗。另一方面,课程内容不仅停留在当下的教学层面,更通过拍摄教学视频的方式,为学校留下了可长期使用的教学资源,助力当地美育教育可持续发展。

此外,这次实践活动也让武昌理工学院的青年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了“知行合一”的真正内涵。他们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点亮希望,也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汲取力量、锤炼品格。通过将专业知识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与专业智慧。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文化的载体。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一场关于声音与表达的教学实践,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素养,更传递出青年一代对乡土的深情与责任。青春与乡土相遇,知识与希望交融,青年学子用声音点亮课堂,也用语言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答卷。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网址:https://www.kebaonews.com/jy/243.html.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1. 本网注明来源为科报新闻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科报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科报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kjb110@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