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堂传家风 立德树人谱新篇
思政课堂传家风 立德树人谱新篇
——范县思政课在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隆重开讲
河南范县教育局 于永军
感恩重阳,情深意长。在承载着敬老思亲、传承美德的重阳节前夕,我应邀来到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给大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1000余名青年学子齐聚一堂,共同聆听“写家书传家风,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主题分享,在笔墨传情与歌声共鸣中,感受家风的力量,体悟责任的担当,为这个重阳佳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与温暖的情感底色。

范县思政课开讲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书则是传承家风的鲜活载体。”思政课伊始,我便以范县“写家书传家风”活动的生动实践为切入点,拉开了分享的序幕。作为在全国率先开展此项活动的县域,范县八年来的坚守与深耕,为家风建设写下了生动注脚。自活动启动以来,范县始终以家书为纽带,创新推出写家书、读家书、评家书、演家书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家风传承从单向传递变为双向互动,从家庭内部延伸至社会各界。八年间,活动累计征集涵盖感恩、励志、修身、报国等26个主题的书信20余万封,每一封家书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朴素的道理,或倾诉思念之情,或传递处世之道,或抒发报国之志,字里行间流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新风。
为让家风文化可感可触、可学可传,范县精心打造了四个家书家风馆,将一封封珍贵家书、一个个家风故事进行系统陈列与展示。如今,这些家风馆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地标与教育基地,累计吸引社会各界20000余人次莅临参观学习。在这里,参观者既能从老一辈的家书手札中感受烽火岁月里的家国情怀,也能从新时代青年的书信作品中看见传承中的责任担当。八年深耕细作,让“写家书传家风”活动在范水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仅让家风建设深入人心,更带动形成了“家风和、校风清、社风正、民风淳、党风廉、政风勤”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基层治理与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我饱含深情的讲述中,1000余名大学生全神贯注、认真聆听。当听到范县群众通过家书化解家庭矛盾、激励子女成长的真实案例时,不少学子眼中泛起泪光;当了解到20余万封家书背后承载的千万家庭的期盼与坚守时,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以前总觉得家风是抽象的概念,今天才明白,它就藏在父母的叮嘱里,在祖辈的言传身教中,更在家书的字里行间。”一位同学感慨道;“整场思政课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以真实的故事、鲜活的案例、真挚的情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家书不仅是情感的寄托,更是文化的传承、道德的滋养”。
此时,另一位同学对思政课突然有了全新的认识。

思政课第二环节——情暖重阳,写家书传家风
感动的氛围在课堂上不断升温,当舒缓深情的背景音乐缓缓响起,思政课进入了实践环节。1000余名大学生纷纷拿起笔,摊开信纸,将心中对父母的思念、感恩与牵挂诉诸笔端。“爸爸妈妈,来到濮阳求学的这几个月,我学会了独立,也更懂你们的不易……”“小时候总嫌你们唠叨,如今离家才明白,那些叮嘱都是最温暖的牵挂……”“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包容与支持,我会在学校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有担当、有温度的人……”学子们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伏案疾书,笔尖在信纸上沙沙作响,书写着最纯粹的孝心、最真挚的情感。信纸虽薄,却承载着沉甸甸的思念;文字虽简,却传递着最深厚的感恩。这一刻,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思政教育的育人目标实现了完美融合,敬老思亲的美德在笔墨间悄然传承。
家书写罢,全场灯光渐亮,熟悉的旋律《大中国》骤然响起。“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1000余名大学生不约而同地起立,齐声高唱。激昂的旋律、嘹亮的歌声回荡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既唱出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与祝福,也展现了青年学子的青春朝气与责任担当。歌声中,有对家国情怀的深刻体悟,有对传承使命的坚定信念,更有对成为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郑重承诺。在歌声的感染下,现场不少师生热泪盈眶,这场思政课也在激昂奋进的旋律中圆满落幕。
活动结束后,院学生会对1000余名大学生的家书进行了集中整理、仔细封装,统一邮递至全国各地的学子家中。校方负责人表示,本次重阳节思政课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实践,旨在通过“写家书传家风”这一传统形式,让青年学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涵养道德情操、强化责任担当。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思政教育与传统节日、地方文化的深度融合路径,让思政课更具温度、更有质感、更接地气,引导青年学子在成长路上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努力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大学生们现场兴致勃勃地给父母写家书
这堂思政课以家书为媒、以家风为魂,让优良家风跨越时空、浸润心灵,既传承了中华文脉的精神密码,更让思政教育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在重阳节温馨的时刻,相信这一封封跨越山海的家书,不仅能让父母们感受到儿女的成长与感恩,更能让优良家风的种子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家风传承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1. 本网注明来源为科报新闻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科报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科报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kjb110@yeah.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