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公众号

微博

微博

今日头条

头条号

新密市住建局:躬身践行“六有”标准 实干锻造住建铁军

时间:2025-10-28    来源:科报新闻网    浏览:0    编辑:朱胜利

为全面提升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锻造一支堪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住建队伍,近日,新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在全系统范围内深入开展“锻造住建铁军 争做六有干部”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聚焦式学习、靶向性研讨、系统化整改和创新性实践,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对标“六有”标准,实现思想大洗礼、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为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


高位部署,凝聚“同心同德”的磅礴力量

局党组高度重视此次主题实践活动,将其作为提升队伍凝聚力、担当力、战斗力,保障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的重要抓手。同时成立以局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议,层层传达学习上级相关精神,深刻阐释“锻造住建铁军 争做六有干部”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会议明确,“住建铁军”的核心要义在于“作风顽强、善打硬仗、清正廉洁、群众满意”,这既是对住建队伍优良传统的高度概括,也是在新起点上推动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六有干部”标准即“肩上有责、心中有戒、眼中有活、手中有方、脚下有泥、脸上有光”,为全体党员干部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具体行为准则,是“住建铁军”特质在个体身上的生动体现。全局上下深刻认识到,开展此次活动是应对复杂挑战、完成艰巨任务、提升服务效能、树立良好形象的迫切需要。

铸魂强基,淬炼“有责有戒”的忠诚底色

“住建工作关乎城市发展根基,关乎群众生活品质,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把纪律刻在心里。”为筑牢思想根基,该局创新推出“理论+实践+警示”三维学习体系,将理论学习贯穿活动始终,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支部“三会一课”、“机关大讲堂”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郑州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住建领域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论述,并围绕城市更新、住房保障、城乡建设、安全生产和综合执法等核心业务,开展系列化、精准化的专题培训,着力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全面提升党

员干部履职尽责的核心能力。聚焦住建领域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管等廉政风险点,召开典型案例剖析会,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引导干部时刻绷紧廉洁自律之弦。如今,“遇事不推诿、办事守底线”已成为全局干部的行动自觉。

2


一线攻坚,锤炼“有活有方”的实干本领

“城市建设的战场在哪里,住建铁军战斗就在哪里”。局党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主题实践活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相结合。聚焦“16+1”整治任务和郑州市经济社会“四挂钩”动态考核,组建7支“铁军攻坚专班”,将骨干力量派驻工作一线,重点做好“化解环卫领域欠薪、整治物业行业乱象、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和其它行业监管工作”。经过努力,全市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环卫领域不再欠薪;追缴物业小区公共收益资金238820.71元,惠及居民22597户;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一件事”全链条整治百日集中攻坚,维护了市场秩序和群众安全;新密市建筑业企业总产值连续7个季度保持在20%以上增速,稳居郑州市16个板块前2位;“四上”企业入库数量走在周边县市前列,商品房销售面积、城市更新投资位次郑州市上游。

3


为民服务,彰显“有泥有光”的公仆本色

“住建人始终以党建为‘根’与‘魂’,用匠心筑城,以初心暖民,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该局依托新密市“红桥联心”行动,在青屏广场北侧设立“有困难找党员”便民服务站,并特别设置“党员先锋岗”,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选派党员轮流值守,为市民群众提供饮水、休憩、应急药品、手机充电、政策咨询和投诉受理等多项便民服务,实现从单一执法向“管理+服务”综合角色转变,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有困难找党员”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贴心服务。自服务站运行以来,已累计为数百名市民提供了各类帮助,处理了多起市民求助,收集了数十条宝贵建议。它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更在一次次耐心的解答、一杯杯温热的开水、一把把及时的雨伞中,潜移默化地拉近了住建人与市民的心理距离,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真心点赞。

目前,“锻造住建铁军 争做六有干部”主题实践活动已在住建系统全面启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铁军精神”和“六有要求”融入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全过程,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推进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提升,为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贡献住建力量。朱胜利 李敏







免责声明:本文由科报新闻网提供,网址:https://www.kebaonews.com/sh/506.html.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1. 本网注明来源为科报新闻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科报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科报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kjb110@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