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菊种植能手刘晓翠带动乡亲托起致富梦
刘晓翠,女,1973年3月生,大学本科学历,无党派人士,滁州市政协委员,滁州市金玉滁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及安徽华粮液国粹生物药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刘晓翠返乡创业,投入对滁菊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称赞,用她的一技之长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是她最高兴最幸福的事。
紧抓机遇,滁菊飘香
刘晓翠平时善于学习,头脑灵活,思维活跃,对滁菊市场有个人独到的见解。2010年,返乡创业,抓住滁菊是当地发展的最好机遇,开始思索创业的路径和方法,并对市场情况进行了调研。滁菊是滁州市花城市名片,有1000多年历史,是十大皖药之一。其药用、保健价值名列中国四大药菊之首,本草纲目和中华药典有记载:滁菊具有清热解毒、护肝明目、舒筋活血、增强人体免疫,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长期饮用有防癌抗癌之功效。滁菊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她决定种植滁菊。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刘晓翠先后在来安县施官镇桥西村流转了500亩土地,投资85万余元,带领村民共同种植滁菊,在南谯区腰铺镇二郎村又流转了1000亩土地,投资115万余元,带领村民们共同种植滁菊等中药材。为把滁菊产业做大做强,2015年末,她又创办安徽华粮业国粹生物药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滁菊深加工研发生产,拉动滁菊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滁菊在省内外享有盛名,被安徽省确定为“十大皖药”(滁菊)产业示范基地。
紧盯市场,创新发展
刘晓翠着眼市场,开拓创新,坚持线下和线上两条腿走路,着力市场开拓,加大营销力度,保障农民产品销售无后顾之忧。在抓好线下销售的同时,努力进行线上销售的开拓,使农民不愁销,提高了农户发展滁菊产业的积极性。2010年以来,刘晓翠先后在南谯区、琅琊区、定远县、来安县、全椒县、明光市等县市区共签订合同面积约7.5万亩次,通过与种植基地的农户、合作社、协会等签订购销合同,共同合作,通过线上占总销售额约35%,线下占总销售额约65%。带动5.5万户农户累计效益8亿元,农民增收3.6亿元,带动农民年就业人数约4000人,累计带动6万人次就业,实现农民收入逐年上涨,使乡亲们的日子有了盼头,带领乡亲们走上了幸福、致富之路。
刘晓翠在创业中刻苦钻研技术、学习科技管理。参与编写了“滁菊的种苗”“滁菊的栽培管理”“滁菊的打顶”“滁菊的施肥”“滁菊的加工”“滁菊的储藏”等七项安徽省地方标准和一项国家标准GB19692-2008,2005年--2013年参与培育了滁菊品种滁菊一号的选育鉴定工作。还先后获得了三十余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十余项,科研成果五项。
紧贴群众,共同致富
为了带动农户同创业共致富,刘晓翠下定决心要把滁菊产业做大做强,研发出滁菊酒,扩大滁菊的产业链,提高滁菊的附加值,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坚定不移当干实干,成就刘晓翠这名女孩致富能手,刘晓翠富了,但他并不满意,她不情愿看到那些耕耘在这片土地上并不富有的乡亲们。她说“一人富了不叫富,大家富了才叫真正的富”。为了把技术传给农户,使滁菊新技术达到推广,并形成产业化,她把主要精力放在滁菊的改良技术上,毫不保留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和实践阅传授给农户,她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加强园地管理,聘请省内外专家、技术人员到公司和基地进行培训指导。她积极探索,常常和乡亲们一呆就是一天,研究滁州的天气土壤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出了滁菊在滁州区域内不同地形、水土条件下的种植方法,为发展滁菊提供了操作性非常强的标准。先后在琅琊区、定远县等6个县市区共签订合同面积约7.5万亩次,通过与种植基地的农户、合作社、协会等签订购销合同,共同合作,先后带动5.5万余户农民,累计效益8亿元,农民增收3.6亿元,累计带动6万人次就业。秋收时节,当看着菊农们出售滁菊鲜花后,盖起的新房,买的新车,她的心里无比高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紧追技术,扶贫帮困
刘晓翠积极响应党的脱贫攻坚号召,配合政府部门将滁菊种植与产业扶贫有效对接,她经常说:“滁菊虽小作用大,脱贫攻坚全靠它”。先后在明光市林圩村、定远县九梓村等带动64户贫困户种植滁菊860亩次,贫困户户均年增收7000余元,人均增收2300元。琅琊区上林村老管夫妇2人是残疾人,2019年起,跟着刘晓翠种植0.7亩滁菊,当年收入4200元;后又扩大种植面积,户均年增收约5000余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创业之初,村民们不了解滁菊的功效和作用,也不知道滁菊的栽培管理的相关技术,刘晓翠找来相关资料,走访相关技术单位,邀请专家给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她把大家召集起来,办起田间课堂,不定期举办技术培训、发放资料、讲解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手把手传授栽培、管理、加工等技术课题,累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5万多份,举办培训班30多期,培训人员1500余人次。经过讲解、培训,增强了村民发展滁菊产业的信心,提高了种植积极性。
她社会责任感强,在公司和菊花基地里,他全部使用贫困户,而且对贫困户的工资总是比社会上的要稍高一些,积极引导贫困户在菊花地里种植、管理,在公司分拣、包装,想尽办法提高贫困户的生活待遇。同时,在新冠肺炎期间,刘晓翠又积极研发消毒产品,先后向滁州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和部分企业捐赠了累计1.56万瓶消毒液,价值7万余元,受到了市总工会、市红十字会的表彰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紧逼学习,不忘初心
学无止境,她注重自身专业能力提升,参加多个专业学习培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电大学习期间以优异的成绩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优秀毕业生及奖学金等荣誉表彰;不仅在学习上努力,在工作中也认真负责,多次受到公司表彰为技能竞赛能手和创业创新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多次被遴选为杰出人才、企业家代表,参加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组织到上海大学学习深造文化和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遴选仅5名);由省农业厅、省乡村振兴厅和人事厅共同组织在苏州大学,参加“未来新徽商”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每个市仅遴选2名);由省经信厅组织到清华大学参加学习培训——新徽商专题为期一年的学习深造。
她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担任组长、班委,每次学习都要写学习日志,日志要写重点、要点、难点、收获启示、可采取的行动计划等。还督促每位同学们写学习日志,对同学们的学习日志进行深度总结,另写一份总结报告,提交给班主任。尽管工作很繁忙,她也从不请假、缺席,不迟到不早退,课堂上老师提问都积极举手发言,非常珍惜到清华大学学习的难得机会。通过这些学习培训使其快速成长,她常说:为了明天的希望和发展要夯实思想根基,一定要做到初心不改,心中有爱,肩上有责,腹中有墨的人。
近年来,刘晓翠在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和服务人民健康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她的勤奋和努力不仅为农民增加了就业,提高了收入,走上了致富之路,也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认可和表彰,取得了多项荣誉。
先后被授予滁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安徽省党外知识分子“双树双建”活动年度标兵、安徽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被评选为滁州好人、被评选为第八届滁州市道德模范、被评选为滁州市巾帼建功标兵、被评为乡村振兴农艺师、被评为政协优秀委员。其创办的滁菊系列产品也先后获得以下荣誉:荣获科技创新项目、荣获2018年食品安全优秀企业、荣获滁州市专、精、特、新企业、荣获滁州市旅游示范企业、荣获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徽百佳旅游必购商品、安徽气候好产品、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获奖证书、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荣获安徽省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金奖等诸多荣誉。
1. 本网注明来源为科报新闻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科报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科报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kjb110@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