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公众号

微博

微博

今日头条

头条号

风力发电机 驰援猫耳洞

时间:2025-08-21    来源:    浏览:0    编辑: 师志强

1979年3月,一则国内新闻在豫东大地炸裂发出,从《河南日报》和《商丘日报》上我们看到,柘城人杨保春生产的多功能风力发电机驰援战火纷飞的中越前线。人们一下子把目光聚焦在那位个子不高,走路不稳,说话如炸雷,身残志不残的杨保春身上。

杨保春何许人也?当时的这条爆棚新闻和这个神秘的人物一直在记者的脑海中陈留着一个巨大的问号。二十年过去了,站在记者面前的杨保春已经从一个年富力强的棒小伙子,变成了一个满脸皱纹的中年汉子。可从那坚实的脚步中和响亮的话语里仍可看出,他是一个执着追求科学技术的一代精英。提起他的低风速风力发电机,老杨心情激动,感慨万千。

杨保春是河南省柘城县人,河南省残联会员。他幼年左腿因病致残,家庭生活困难。可他身残志不残,向父亲学习了一手机械修配和无线电维修技术。为了解决我们编远农村和山区的缺电之苦,他和妻子研制成功了FD一100型低风速风力发电机。

多少年来,雷鸣,电闪,风力,阳光这些自然现象,只为我们耳闻目睹,或与人们擦肩而过。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上帝的安排,他们可以左右人类,影响社会,很少有人设想,让这些自然现象为人类造福,

为人民服务。然而,一个普通的残疾人杨保春不仅想到了这一点,而且付诸了行动。他利用风力发电,研制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的动人事迹,在八十年代就叫响了豫东大地。

商丘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在1987年度科学技术成果登记项目公告中这样写道:‘杨保春生产的FD一100型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全套设备设备有发电机、控制器、蓄电瓶、逆变器、日光灯。可带动电视机、收录机、电扇、日光灯等100W以内负载。与国内同类产品比较,它起动风速低(2.4m/S)’;工作风速范围大(1.6一1.8m/S);充分利用低风速能发电,把年发电时数有3000小时增加到7000小时。低风速发电时输出特性高(在1.6m/s风速下工作,输入电压≥15伏,电流≥120MA);安全可靠(机械电磁停车保险)。使用情况表明,经济、社会效益好,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当时,已生产近300台,产值16万元,利润4.4万元。

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创办的《经济信息报》在1988年11月8日以《一种新型低风速发电机问世》为题,做了详细报道。文章说,目前国内最新型的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在河南省柘城县风力发电厂问世,并通过了专家鉴定,申请了专利,从而给缺电地区的家庭带来了光明。

这种发电机共有30W、50W、100W、150W、200W五种规格,设计合理,做工精细,同心比速。它的最大特点是微风即可发电,起动风速二级,工作风速一级。该装置发电储电,交直流逆变功能齐备,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基本上可以满足纸风速地区全年家庭用电的要求。该机遇到大风时可自动调速,具有抗大风保设备功能。且备有整流交电装置,不用电时电能可以储存起来,还可将多部风力发电机组合起来,形成更加强大的电力资源,为较大的单位和集体提供较大的电源。同时,配备有机械、电控双保险结构,安全可靠。专家鉴定认为,这种装置在低风速利用方便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杨保春的低风速发电机不仅先后获得了省、市级科研成果奖,而且产品很快销售到西藏、内蒙、新疆等十多个省地市和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

杨保春致富不忘祖国。中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以后,他于198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把两台低风速风力发电机连同说明资料寄往南疆老山前线。一时《中华信息报》、《经济信息报》、《中国乡镇企业报》、《河南日报》、《青年导报》、《河南科技报》、《商丘日报》等10多家媒体竞相报道。杨保春成了豫东大名人。他也因上交利税,参加公益活动等多次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表扬和奖励。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8年的一场地皮官司将杨保春无情的牵扯到九年的上访中。使他的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几乎停止了生产,而且举步维艰。经济的巨大压力再一次向他无情的压来。他思虑再三,终有明智之举:风力发电机的生产绝不能停止,为人类造福的愿望一定要变为现实。

(作者:张效奎)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网址:https://www.kebaonews.com/sn/285.html.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1. 本网注明来源为科报新闻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科报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科报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kjb110@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