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公众号

微博

微博

今日头条

头条号

“盲区透视眼”:5G+破解行车瞭望难题

时间:2025-10-31    来源:中铝物流集团中部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浏览:0    编辑:程传忠

     10月28日上午8点26分,汽笛长鸣。在中铝物流集团中部国际陆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部陆港”)自备铁路专用线上,该公司郑州铁路运输中心机务运转班机车司机方宏强,正驾驶DF10D0177号内燃机车牵引着矿石专列接近14公里+12米的上行路段。眼前是一个弯道盲区,他目光紧盯着监控屏幕。铁路沿线安装的超高清摄像头,正通过5G网络实时将前方的路况画面传输到他视线前方平板电脑的屏幕上,目测不到的场景实现了“一屏尽览”。

2

  “以前跑到这样的复杂地段时,司机只能‘瞪大眼睛’盯着前方铁轨,我要去观察铁路线两侧是否有障碍物。现在,5G摄像头就像一双‘千里眼’,能提前观看到前方和线路两侧的路况,再也不用把头探出车窗了。”副司机赵欣说道。

  中部陆港作为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大宗商品物流企业,其自备铁路专用线始发工业车站通往小关矿车站的23公里区间线路,沿线途径村庄、厂矿和沟壑,弯道多、道口多且树障密集,行车路线存在多处视野盲区。机车驾乘人员需要时常“探头探脑”观测视线以外的路况,大大增加了安全隐患。

1

  “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安全机遇。我们正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与物流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更加安全高效的列车运用场景落地。”中部陆港郑州铁路运输中心的技术员、通信班员工倪宏斌表示。在该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去年,通信班通过4G物联卡技术,在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安装了无线报警装置与自动起落杆设备,解决了道口防护的难题。今年,他们决定利用视频5G组网和视频自动传输技术,开展“行车盲区视频自动回传”攻关,突破机车行驶过程中视线盲区的瓶颈。

  6月份,通信班在小关矿区间弯道等10处瞭望不佳的地段安装了视频监控和组网设备,太阳能供电系统保障野外设备持续。在执行小关矿运输作业的机车驾驶室安装了具备北斗定位功能的平板电脑,通过5G网络实现低延迟视频传输。在中部陆港视频监控主控室安装系统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确保了该系统的独立联网应用。

3

   倪宏斌介绍,该系统应用结合北斗定位技术,精准触发并匹配机车位置:当机车接近弯道或道口等盲区时,系统会自动捕抓监控信号,实时回传现场画面到驾驶室的电脑上,确保机车驾驶员能提前预判路况;当机车完全通过该路段后,监控画面自动关闭。待机车经过下一个弯道等视线盲区时,自动重复上述流程。整个过程快速无缝,确保了行车安全。

   “视频画面清晰稳定,传输流畅。”跟车“添乘”作业的郑州铁路运输中心机务运转班班长王振岭对这套回传系统赞不绝口。

   “5G+视频监控回传系统的应用,成功延伸了机车司机的视野,提前预判线路路况和侵入等突发情况。通过这个‘小镜头’,铁路行车的‘大风险’得以有效规避,线路管理也实现了可视化。传统的内燃机车在弯道和遮挡路段的视野盲区问题迎刃而解,安全性大大提升。”中部陆港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文福表示。这种技术改造通过数字化手段,不仅增强了铁路运输的本质安全,也为工矿铁路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

(中铝物流集团中部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欧阳建设、倪宏斌)



免责声明:本文由中铝物流集团中部国际陆港有限公司提供,网址:https://www.kebaonews.com/zzs/524.html.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1. 本网注明来源为科报新闻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科报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科报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kjb110@yeah.net。